< >
  •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简介
  • 党建工作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学院简介>

  • 人工智能学院
  •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简介
  • 党建工作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人工智能学院简介

人工智能学院紧跟人工智能(AI)产业风起云涌的发展浪潮,在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国家战略指引下,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面向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瞄准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落地应用的关键支撑环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聚焦专业(群)建设,以五金建设为抓手,推动育人质量不断提升,培养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人工智能学院共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及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6个专业。推行“一个贯穿,校企双元,三段递进,五位一体”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现为“全国虚拟现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湖北省集成电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移动通信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网络空间安全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

人工智能学院现有在校生2400余人,专职教师4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21人,占比51.2%,“双师型”教师占比78%。学院教师主编的《C语言程序设计》《MySQL数据库》《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电工基础与技能》四本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Java程序设计》立项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信息技术》《3DMAX三维建模》《单片机应用技术》等三门课程成功入围第三批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专创融合“金课”与专创融合“金师”团队;《Photoshop图像处理》《信息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4门课程通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验收。教师申报结题省级及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申请授予发明专利7项。2人入选国家高等职业学校《岗位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建设。2人荣获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人工智能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助力学生成长工程,围绕“大思政”格局,搭建起“12335”育人体系,依托“白云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和“白云书院”凝心铸魂平台,构建学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系统、稳步发展的底盘系统、加速成长的动力系统,“与AI同行”社会实践品牌项目逐渐深入人心,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社团文化精彩纷呈,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屡获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竞赛一等奖42项,连续多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人工智能学院紧密对接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光芯屏端网)万亿级支柱产业链和襄阳市144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需求,长期与华为、小米科技、奇安信科技、中国信息通信科技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5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及就业基地。与行业头部企业构建紧密协同、随产而动的育人机制,其中与小米科技签署联合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合作协议,推进教育部新一代智能技术产教融合促进项目,从模块化硬件、开放软件平台与端侧AI部署等方面协同培养AIOT人才;与华为共建ICT学院,成为华为俱乐部成员,赋能教师专业能力,引入认证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或现代学徒制培养,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学生连续多年就业率达95%以上,专升本报名升学率达48.2%,发展前景广、就业薪资高、工作环境优、企业评价好、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学院地址: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东街66号 乘车路线:市内乘8路(或25路)公汽到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站 电话:0710-3089167 邮编:441021

网站管理:信息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18 XiangYang Auto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