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简介
  • 党建工作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正文

  • 人工智能学院
  •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简介
  • 党建工作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非遗进校园·匠心润心田

-

来源:人工智能学院     作者:周楚阳

发表日期:2025-10-17

阅读次数:

2025年10月16日,人工智能学院“传承非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主题活动在师生们的恋恋不舍中圆满落下帷幕。

活动特邀《葫芦种植与雕刻技艺》传承人王发元、樊城剪纸(刻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元亲临现场,带领全体师生沉浸式体验葫芦雕刻与剪纸两项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让千年非遗在校园里绽放出别样光彩,为师生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文化记忆。

王发元老师首先为师生们详细介绍了枣阳王氏葫芦种植与雕刻技艺的历史渊源——这项技艺距今已有约一百九十多年历史,而葫芦雕刻本身更是可追溯至秦汉,历经唐宋流行、元明兴旺、清代盛开,在近代不断发展、现代持续创新。

随后,王发元老师手把手指导同学们进行葫芦雕刻。“大家先感受一下葫芦的纹理,勾勒线条时要稳,下刀时要准。” 老师耐心地讲解着技巧,同学们则屏息凝神,一手握住葫芦,一手拿着刻刀,小心翼翼地在葫芦表面勾勒、雕琢。从最初的生疏忐忑,到逐渐找到手感,每一刀落下都充满了对非遗技艺的好奇与敬畏。

 

      另一边的剪纸体验区同样热闹非凡。樊城剪纸(刻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元老师,向师生们讲述了自己与剪纸艺术的不解之缘。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并非简单的“体验活动”,而是一场意义深远的 “文化对话”。它让葫芦雕刻与剪纸这两项闪耀着民族智慧的非遗技艺,真正走进校园、走入课堂,一头连着历史的根脉,一头系着民族的精神,成为同学们感受文化自信最生动的 “活化石”。未来,我院将继续搭建非遗文化传承平台,鼓励同学们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与创新者,让非遗之花在校园持续绽放,让文化自信在每一位师生心中深深扎根。

(编辑:徐雨薇;初审:陈露;终审:贾江波)

上一篇:淬炼骨干力量,赋能成长新程...

下一篇:喜迎AI新力量 共赴青春新征程...

学院地址: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东街66号 乘车路线:市内乘8路(或25路)公汽到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站 电话:0710-3089167 邮编:441021

网站管理:信息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18 XiangYang Auto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