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简介
  • 党建工作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正文

  • 信息技术学院
  •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简介
  • 党建工作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校地携手育匠才 非遗传承谱新篇——信息技术学院“认领一块田”实践育人活动正式启动

-

来源:信息技术学院     作者:龚子悦

发表日期:2025-03-13

阅读次数:

2025年3月12日植树节,时值第62个学雷锋纪念月,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与程河镇柳编合作社联合开展的“认领生态责任田编织绿色产业链”实践育人活动,在千年柳编之乡程河镇正式启动。学院副院长陈露、程河镇镇长刘小雨、省级非遗传承人朱德安及20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以“插柳添绿”践行生态文明,以“耕读传艺”赓续雷锋精神,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

上午10时,活动在程河镇标准化柳条种植基地拉开帷幕。程河镇镇长刘小雨在致辞中表示:“期待通过校地合作,让千年柳编技艺在青年手中焕发新生。”陈露副院长指出:“劳动教育要扎根乡土,学生在植树节躬身实践,在雷锋月感悟担当,方能读懂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活动现场,在合作社社长、省级非遗传承人朱德安的指导下,信息技术学院学子们分组开展柳条种植。从选苗间距到扦插技巧,从培土压实到灌溉养护,完成首期责任田的500株柳条种植。2023级数字媒体专业学生李东虹感慨:“雷锋月里参与柳条种植实践活动,让我对传统手工艺有了新的认识,才明白了工匠精神的意义”。柳编工坊内,陈列的技艺精湛的柳编工艺品,引发了学生们的阵阵惊叹。

该活动将贯穿2025年全年,围绕“耕田学艺—创作实践—公益传承”主线展开,将开展农耕摄影、柳编创意设计、非遗公益直播等特色活动。目前,合作社正积极与学校联合开发“数字非遗课程包”,不断推动柳编技艺进校园、进课堂。

一株柳苗插下劳动育人的种子,一根柳条编织文化传承的纽带。此次实践活动的启动,标志着我院在探索“非遗+实践教育”融合模式中迈出坚实一步,为培养具有乡土情怀、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开辟了新路径。从此刻起,信息技术学院的师生们将与程河镇的匠人们携手同行——在四季轮转中,用汗水丈量柳田的成长,用巧手编织非遗的脉络,让柳编技艺在科技中新生,让雷锋精神在乡土间永驻!

(初审:徐雨薇;终审:贾江波)

上一篇:传承雷锋精神,播撒旭日暖阳...

下一篇:“E”路向心,共筑心灵防线—...

学院地址: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东街66号 乘车路线:市内乘8路(或25路)公汽到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站 电话:0710-3089167 邮编:441021

网站管理:信息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18 XiangYang Auto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