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助力学生成长工作,寒假期间,信息技术学院统筹安排,精心部署,开展“励志暖心”家访活动,辅导员们真正实现与学生、家长“零距离”沟通,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温度,用温情搭建家校联系“连心桥”,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第一站:校领导带队家访,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1 月 21 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傅强带领信息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辅导员及班主任,走进物联网专业马琦同学家中走访慰问,将学校的关怀与教育的温度精准送达。
在家访过程中,校领导与家长、学生围坐而谈,氛围融洽。他们深入了解学生成长轨迹、家庭经济与生活状况,耐心倾听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殷切期望与实际诉求,广泛征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向家长细致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与生活点滴,并详细介绍了学院的长远发展规划、物联网专业的广阔前景以及相关就业方向。

傅校长针对家长关切的学业问题,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与个人兴趣特长,为其量身定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叮嘱学生要珍惜假期时光,科学制定学习计划,踊跃投身社会实践与家务劳动,通过参与专业竞赛、社团活动等方式,全方位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与综合素养,鼓励学生在大学时光里勤奋拼搏,收获优异成绩。

受访学生家长十分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到访,他们表示通过此次面对面交流,深刻体会到学校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关注。今后,会更加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工作,与学校携手共进,为孩子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
第二站:家校携手育英才,暖心家访促成长
1月18日,辅导员徐雨薇前往物联网2407班王甫星同学的家里进行家访。王甫星是班长,品学兼优,成绩优异,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此次家访,徐老师希望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王甫星的成长环境,帮助他在寒假期间更好地规划学习与生活。
下午四点,徐老师如约来到学生家中,首先,参观了家里的布局,看到了悬挂了很多书画作品及王甫星的获奖荣誉证书,显示出他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在学习生活中的优异表现。书画作品是出自他父亲的手笔,告知徐老师平时也会教导他进行练习,提升文化素养。他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对老师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

随后,徐老师向家长报告了该生的学习及生活表现,认真好学,特别是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造诣很高,课余时间也一心扑在编程设计上,进行钻研,加入计算机协会,通过社团活动提升操作技能。同时,在本学期还获得了“军训优秀学员”、乒乓球男子单打第一的好成绩。家长也交流了学生成长历程、寒假生活安排和学业生涯规划。

此次家访让徐老师对王甫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不仅在学习上表现出色,在生活中也展现了良好的品德和责任感。这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学生自身的努力。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徐老师深刻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重大的,在性格、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孩子的榜样。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更多的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情绪,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同时鼓励孩子多与家长交流,增强他们之间的互信和感情。班主任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家访的了解是有必要的。这就要求徐老师们老师要多角度,多渠道的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因为这种沟通和交流拉近了教师、学生、家长的亲情,也同时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情况及个人发展目标,能接触到平时上课中接触不到学生的一面。
第三站:家访连心桥,共育栋梁材
1月20日,胡筱京作为辅导员对所在班级学生李佳成进行了家访。李佳成自入学以来,一直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是班上的学习榜样。在与李佳成的父母交流中,他们提到李佳成自从进入大学后,学习态度有了显著的转变,自觉性大大提高,能够主动安排学习计划,并且在课余时间也会自学相关知识。
李佳成本人向胡老师表达了他想要专升本的决心,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包括参加辅导班和自学相关课程。他表示,虽然专升本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他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李佳成的父母对他的决定表示全力支持,他们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愿意为李他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他们也感谢学校和老师们对他的培养和关心。
第四站:家校联动筑梦路,暖心家访育新人
1月22日,辅导员龚子悦来到范广锦同学家中开展家访交流,了解到家长在外务工,平时他都一个人在家,有时候放假会去父母工作的地方。他为人乐观正直,既开朗又有担当,即便是经常一个人生活,也把自己和家里都照顾得很好,在独自生活的过程中练就不错的厨艺。在求学期间,他始终秉持着乐于助人的品质,做事勤恳踏实。凭借自身不懈的努力以及老师的正向带领,从中职至大学一直担任班长一职。
作为班级的班长,范广锦同学在班级事务中表现出色,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并带领班级高效合作。他的责任感和领导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在校内外都表现得非常礼貌,尊敬师长,关心同学,展现了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学习上方面成绩有明显的提升,通过课堂上的专注听讲和课后认真复习,逐渐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解决复杂问题。曾获“优秀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第五站:家校携手,共育数字媒体未来之星
1月25日,数字媒体2405班辅导员刘雪莹对本班李永东同学进行家访。家访前,辅导员对李永东同学在学校的表现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梳理。在课堂上,他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对数字媒体相关课程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专业实践活动中,他也凭借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新思维,完成了不少出色的作品。然而,辅导员也注意到,李永东在人际交往方面稍显内敛,团队协作时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辅导员来到李永东同学家中时,受到了其家人的热情欢迎。家庭环境温馨而充满文化氛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在轻松融洽的交流氛围中,辅导员与李永东的父母深入交谈,详细介绍了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专业表现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同时,父母也向老师分享了李永东在家中的日常表现、兴趣爱好以及成长经历。原来,李永东从小就对数字媒体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父母也一直鼓励他追求自己的梦想,为他提供了各种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针对李永东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足,辅导员与家长共同探讨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双方一致认为,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他创造更多参与社交活动和团队项目的机会,逐步培养和提升他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此外,辅导员还向家长介绍了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指导等方面的举措,让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家长对辅导员的到访表示衷心感谢,他们深感学校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和重视。同时,家长也表示将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与学校携手共进,共同为李永东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六站:温暖传递,心灵触碰
1月26日,带着对学生的关怀与期望,辅导员马珍前往了李晨曦同学的家中进行家访。李晨曦是我院的一名大三学生,目前正在外实习,而家访这天恰好是实习放假回家的第二天。此次家访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李晨曦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和收获,以及他在学业和生活上的需求,以便为他提供更加精准的帮助和指导。
他的家位于一个老旧小区内,虽然小区的环境比较一般,但家里干净整洁,氛围温馨。李晨曦和他的父母热情地接待了马老师,并准备了茶水,而让马老师比较感动的是李晨曦还穿着学校的校服,在交谈中,马老师首先向李晨曦的父母介绍了学校近期的一些动态和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李晨曦实习情况的关切。
李晨曦的父母非常健谈,他们详细介绍了李晨曦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据李晨曦及父母所说,李晨曦在襄阳本地一家民营企业实习,工作期间非常勤奋,不仅迅速适应了工作环境,还积极参与团队项目,展现出了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他还说放假期间,为了不让自己懈怠,还应聘了华侨城的兼职工作,提升自己的技能,同时表示自己以后会留在襄阳工作,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后,马老师与李晨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分享了自己在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和所学所得。他表示,实习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也让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同时,他也提到了一些在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工作压力大、时间管理不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马老师给予了他一些建议和指导,鼓励他要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在交谈中,马老师还了解了李晨曦希望学校能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实习机会。
针对李晨曦的需求,马老师向他介绍了学校的一些资源和政策及襄阳本地的一些招聘资源,比如襄阳市“春风行动”暨“‘就’在襄阳·‘职’创未来”新春大型招聘系列活动等,鼓励他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同时,马老师也表示会将他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以便学校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整个家访过程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临别时,李晨曦和他的父母都对马老师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们表示,这次家访让他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和温暖,也让他们更加了解了李晨曦在实习期间的成长和进步。

家访,作为高校育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此次家访活动,是践行“助力学生成长工程”的有效实践,也进一步拉近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形成了更强大的教育合力。未来,信息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家访工作,推动家校共育,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