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代代传。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学习身边的榜样。3月27日晚七时,信息技术学院举办“白云书院·围炉夜话第三期——”当中国好人是我同学青春志愿N种打开方式”主题活动。30余名学生代表围坐于学院一站式服务中心会议室内,结合专业特色与志愿实践,畅谈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与传承路径,展开了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碰撞。
活动伊始,特邀我校“风尚好青年”智能制造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朱伟讲述他在2024年10月18日华山救人的事迹。他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担当与风采,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和榜样。


接着,现场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分享会。同学们纷纷结合自身志愿服务经历畅谈体会,一起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从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到当代青年的“工匠精神”,从雷锋的“艰苦奋斗”到新时代的“奋斗幸福观”,他们用生动的案例和可亲可近的语言,让雷锋形象接地气、冒热气。
他们有的走进养老院,帮助他们打扫环境卫生,与老人亲切地话家常,用实际行动给老人们带去温暖,让雷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落地生根。有的利用专业特长,走进社区,帮助居民进行电脑维修,有的进行理论宣讲,让大家都知道雷锋的故事。


他们深入社区街道、学校企业、基层一线围绕卫生健康、老幼关爱、理论宣讲、社区劳动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起“服务-育人”双向赋能的实践机制,将志愿服务场景转化为立体化思政育人载体,增强青年学子对雷锋精神的思想认同、行动追随与情感依归,让“书本上的事迹”变成“看得见的实迹”。




活动接近尾声,信息技术学院学管秘书周楚阳作总结发言。他表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从便民服务的点滴温暖,再到基层治理的智慧碰撞,诠释了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未来,我院将持续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搭建青年成长与社会需求的双向桥梁,打造“人人争做雷锋传人”的文明新风尚。不断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