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简介
  • 党建工作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校企合作> 正文

  • 信息技术学院
  • 学校首页
  • 学院首页
  • 学院简介
  • 党建工作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群开展“科技赋能·思政铸魂”实践教育活动——走进华为云服务华中大区中心,探索智能未来

-

来源:信息技术学院     作者:徐强

发表日期:2025-04-26

阅读次数:

2025年4月25日,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专业研究室主任徐强带领部分学生,赴华为云服务华中大区中心开展思政育人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思政铸魂”为主题,将专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旨在通过实地参访、技术交流与职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感悟科技力量、树立家国情怀,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技术人才注入新动能。

沉浸式学习:探秘华为云技术前沿

在华为高级工程师许欣的引导下,师生们深入华为云华中大区中心的数据机房与技术展厅。许欣详细介绍了华为云在AI、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核心创新成果。通过实时演示,学生们了解到华为云通过 昇腾AI云服务 和 CloudMatrix架构 突破“算力墙”“内存墙”等瓶颈,实现AI训练效率的飞跃式提升。

许欣还结合案例阐释了华为云如何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例如在钢铁行业通过大模型优化生产参数,显著提升成材率;在铁路领域结合AI与机器人技术实现高效巡检。这些实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技术报国”的现实意义,以及大数据与智能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

思政融入专业:从工匠精神到科技使命

活动中,徐强老师将思政教育嵌入技术讲解,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与国家战略的关联。他提到:“华为云的技术突破不仅是算法的胜利,更是无数工程师秉持‘攀登者精神’的成果。作为未来的技术人才,你们既要掌握专业技能,更需传承这种迎难而上、自主创新的精神。”这一观点与该校此前在柳编基地劳动实践中倡导的“工匠精神始于土地,成于匠心”理念一脉相承。

学生们还围绕“AI伦理”“数据安全”等议题展开讨论。华为云在安全领域打造的 盘古安全大模型 及其智能化治理方案,为同学们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考框架。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张同学感慨:“技术无国界,但技术人有祖国。我们要以华为为榜样,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需求。”

校企共育: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

此次参访是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大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学院近年来积极探索“学校+企业+场馆”育人模式,此前已通过红色场馆研学、非遗文化体验等活动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本次与华为云的联动,进一步拓展了实践场域,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群学生提供了接触行业前沿、明晰职业规划的窗口。

华为云华中大区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与该学院在AI人才培养 、 产学研项目 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例如开放部分实训数据集、联合开发行业案例课程等,助力学生实现从“课堂学习”到“产业应用”的无缝衔接。

结语:以科技之光点亮青春理想

活动尾声,师生们在华为云展厅合影留念,今天的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启蒙,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希望同学们以“强国有我”的担当,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科技自强的大潮中。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推进“科技+思政”育人模式,通过更多元的校企合作与实践活动,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工匠,为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生力军。

(初审:徐雨薇;终审:贾江波)

上一篇:青春无畏 创见未来——襄汽数...

下一篇:校企联培,逐梦赛场——软件...

学院地址: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东街66号 乘车路线:市内乘8路(或25路)公汽到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站 电话:0710-3089167 邮编:441021

网站管理:信息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18 XiangYang Auto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