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精准把脉教学现状,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近日,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隆重召开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检查大会。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以及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出席大会并指导工作。 各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骨干教师代表及教务管理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检视教学成效,深入探讨育人方略,擘画未来发展。

一、校领导莅临指导:彰显学校对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
会议伊始,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信息技术学院本学期在教学改革、实践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教学是立校之本,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学校高度重视各学院的教学工作,此次亲自出席信息技术学院的教学检查大会,正是为了深入了解学院教学实际,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共同探讨新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为学院的教学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导。校领导的讲话高屋建瓴,为信息技术学院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参会人员的士气。

随后,学院相关负责人作了全面的教学工作总结报告。报告详尽回顾了本学期在教学计划执行、课程体系建设、教材选用与编写、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师资队伍培养以及学生学业指导与评价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报告还结合教学质量监控数据、学生学习反馈、督导听课记录、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多元化数据,深入剖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展现了学院敢于直面问题、持续改进的责任担当。与会人员认真聆听,并就各自负责的教学环节进行了详尽的自查汇报,坦诚交流了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具体挑战与宝贵经验。
二、聚焦痛点难点:靶向施策,精细化提升育人水平
本次教学检查大会的重中之重在于发现真问题、分析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会议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方面展开了深入而务实的研讨:
教学规范与制度执行的刚性:严格检查教学大纲的科学性、教案的详实性、教学日志的完整性等教学文件的规范性与执行力度,确保教学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参与度: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和案例研讨,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互动性、活跃度与教学实效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环节的深度与广度:针对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核心实践教学环节,细致检查其规范性、安全保障措施、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有效利用情况及实际教学效果达成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与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严格检查试卷命题的科学性、合理性与知识点覆盖面,以及考试组织、阅卷评分的规范性与保密性,确保考试评价的客观公正,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讨论如何通过教研活动、外出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各教研室代表积极建言献策,针对本专业特点和教学中面临的具体挑战,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创新性的建议。会议最终形成了多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改进措施,明确了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所有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
三、强化责任担当:以质为魂,驱动学院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学院始终坚信,教学工作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并将其置于一切工作的核心地位,秉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 学院将以此次教学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加大对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
学院负责人最后强调:“通过此次教学检查大会,特别是得到了校领导的悉心指导,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学院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也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学院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努力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襄阳市乃至湖北省的数字化转型贡献信息技术学院的智慧与力量。”
四、展望未来:凝心聚力,再铸教学辉煌
此次期末教学检查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信息技术学院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是一次全面动员和再部署,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学院全体教职工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严抓教学规范,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凝心聚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IT专业人才而不懈努力,共同铸就学院教学工作的崭新辉煌!
(编辑:徐雨薇;初审:张梦帆;终审:贾江波)